多年专注电气、阀门的研发制造!
Focus on R & D and manufacturing of Engineering Electrical for many years!镇江毅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
联系人:孙经理
地 址:江苏省扬中市三茅街道宜禾路26号
电 话:18914589586
传 真:0511-88321866
邮 编:212200
E-mail:SC168@zj-yq.com
前面我们讲了针型阀的一些常见故障,以及一些日常的维护方法,那么今天就就来分享下针型阀故障的一些解决方法。当我们遇到一些故障,我们能第一时间解决自然就更好了,如果还是没能解决就找专业人士来处理。下面我们来就来看下常见的故障解决方法。
1,针型阀常见故障一,外漏问题
当遇到外漏问题时,首先我们就要看下是什么泄漏,当泄漏是从阀杆周围的填料函处渗出时,那么我们的处理方法就是:
轻微泄漏: 尝试均匀、适度地拧紧填料压盖螺母(切勿过度拧紧! 会加速阀杆磨损或卡死)。有时拧紧1/4到1/2圈即可止漏。
持续泄漏: 必须泄压隔离阀门!拆卸填料压盖和压套。取出旧填料,彻底清理填料函腔体。检查阀杆表面是否有划痕、凹坑或腐蚀。轻微损伤可用极细砂纸(如600目以上)或研磨膏沿圆周方向小心抛光。严重损伤需更换阀杆或整个阀门。
更换新填料:选择正确类型和尺寸的填料(参考阀门手册或原厂规格)。
确保填料环切口呈45度斜角,并且切口相互错开90-180度安装。按厂家要求安装正确数量的填料环,使用专用工具或合适尺寸的管件均匀、适度地压紧每层填料。重新安装压套和压盖,均匀上紧螺母,不要一次性拧到最紧。阀门应能用手灵活操作。缓慢引入压力测试泄漏,如有轻微泄漏,可再极其轻微地拧紧压盖螺母。目标是允许微量润滑渗漏,但无可见介质滴漏。
2. 内漏(阀座泄漏)
现象: 阀门在完全关闭位置时,介质仍能通过阀座密封面(阀针与阀座之间)泄漏。
原因:阀针锥尖或阀座密封面有划痕、凹坑、冲蚀或变形。密封面之间有异物卡住。
阀针或阀座腐蚀。 阀针未完全旋入阀座(可能由于行程限制或内部零件损坏)。
解决方法:轻微异物: 尝试快速开关阀门数次,利用介质冲刷异物(仅适用于非危险、允许短暂排放的场合)。
持续内漏: 必须泄压隔离阀门!
拆卸阀门(通常需要拆下阀盖或阀体连接)。
仔细检查阀针锥尖和阀座密封面:清除所有异物。 检查损伤程度。细微划痕/凹坑: 可尝试配对研磨修复。严重损伤/腐蚀/变形: 更换阀针和/或阀座(通常是阀芯组件或整个阀门)。
研磨修复(适用于可修复的金属密封面):使用专用研磨棒和极细的研磨膏(如碳化硼或金刚石微粉)。将少量研磨膏涂在阀座密封面上。将研磨棒(尺寸必须精确匹配阀座)垂直插入阀座,施加轻微压力并单向旋转(例如顺时针),避免往复运动造成划痕。 研磨一段时间后,彻底清洁阀座和阀针,检查接触线是否均匀连续。轻轻研磨阀针锥尖: 在非常平整的玻璃板或专用平板上铺上研磨砂纸(极细目数),手持阀针垂直于平板,轻轻做小圆周运动数次,去除毛刺或高点。注意保持锥尖角度不变!再次彻底清洁所有部件,确保无研磨膏残留! 残留颗粒是阀门杀手。重新组装阀门。
测试: 阀门复位后,进行压力测试验证密封性。
3. 阀门堵塞/流量减小
现象: 阀门开度不变时流量明显下降,或无法达到预期流量;阀门操作困难。
原因:阀针、阀座或流道内积聚固体颗粒、结垢、聚合物或异物堵塞。介质结晶或凝固。
解决方法:尝试在线疏通(仅限允许且安全时):将阀门完全打开,尝试用系统介质反向或正向冲洗。对于可拆卸阀帽/阀盖的设计,在泄压隔离后,拆下阀帽/阀盖,小心取出阀针,检查并清除阀针和阀座入口处的堵塞物(注意不要损伤密封面)。
严重堵塞: 必须泄压隔离阀门!完全拆卸阀门。
使用合适的溶剂浸泡溶解污垢(如丙酮除油污、酸洗除垢需谨慎选择材质兼容性、专用清洗剂等)。使用软毛刷、铜丝、高压气体(如仪表空气)或低压水枪小心清理流道和零件。避免使用会划伤密封面的硬质工具!对于顽固结晶或聚合物,可能需要超声波清洗彻底清洗干燥后重新组装。
预防: 在阀前加装过滤器;考虑更频繁的维护;评估介质是否易结晶/聚合,选择更适合的阀门类型或材质。
4. 操作困难(开关卡涩、过紧或过松)
现象: 转动手轮/扳手时非常费力,或者异常松动;阀杆无法转动。
原因:卡涩/过紧:
填料压盖过紧。
阀杆或填料处缺乏润滑(如果设计需要)。
阀杆弯曲、螺纹损坏或腐蚀。
阀针与阀座不同轴(安装应力或阀体变形)。
内部零件(如阀杆螺纹、导向套)有污垢、腐蚀或损坏。
介质凝固或结晶在阀杆/填料区域。
过松:填料过度磨损或压缩不足(通常伴随外漏)。阀杆螺纹严重磨损。内部连接(如阀针与阀杆连接销)松动或脱落。
解决方法:
过紧:检查并适当放松填料压盖螺母。如果问题解决,重新调整填料松紧度。检查阀门是否按照要求润滑(如有)。泄压隔离后,尝试手动操作。如果仍然很紧,需要拆卸阀门检查:清洁并检查阀杆、螺纹、导向套是否有污垢、腐蚀或损伤。检查阀杆是否弯曲。检查阀针与阀座是否对中良好。更换损坏零件。
过松:如果伴随外漏,按外漏部分检查和更换填料。
泄压隔离后拆卸检查阀杆螺纹磨损情况,检查内部连接件(如销子)是否完好紧固。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零件。
5. 流量控制不稳定或不准确
现象: 相同的开度下,流量波动或无法精确调节到所需流量。
原因:阀针或阀座密封面磨损、冲蚀变形,导致流量特性改变。阀门内部存在气蚀或闪蒸,破坏流场稳定性。阀前或阀后压力波动过大。阀门选型不当(如Cv值过大或过小)。执行机构(如手轮刻度)与阀针位置不对应(内部零件松动或损坏)。
解决方法:
检查阀门状态: 泄压隔离后检查阀针和阀座密封面状态。如有磨损或变形,研磨修复或更换。
评估工况: 确认阀前阀后压力是否稳定。计算或模拟阀门是否处于气蚀/闪蒸工况。如果是,考虑:增大阀门下游压力(如提高背压)。选用多级降压或抗气蚀设计的阀门。调整系统运行参数。
校准: 如果阀门有刻度,检查实际开度与刻度指示是否一致。可能需要重新校准或修复内部连接。
考虑更换阀门: 如果阀门已严重磨损或根本选型错误,更换为适合当前工况的新阀门。
以上就是针型阀的故障处理方法,如果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时,就要及时更换阀门了。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。